孟津区推进种业高质量发展
- 发布时间:2023-08-14
- 阅读量:
- 作者:陈显萍
- 来源:食品界
- 责任编辑:食品界
- 分享到:
这个南瓜好可爱,快来帮我拍个合影!”在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区送庄镇十里香休闲观光园,来自周边县区的游客漫步在农业种植长廊内,智能大棚里琳琅满目的农作物令游客大开眼界。
“我们将蔬菜瓜果种苗培育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依托特色农业品牌,拓展科普研学、劳动实践、开心菜园、观光采摘为一体的生态休闲农业观光园,为全镇乡村振兴工作注入新活力。”孟津区送庄镇党委书记王国辉介绍。今年,送庄镇加大制种育种产业发展力度,延伸农文旅融合发展产业链,拓宽周边农民增收渠道,形成了村集体、企业、合作社、农户多赢的局面。
孟津区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扎实推动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种业创新攻关、制种企业扶优,不断提升繁种育种创新能力,加快优良品种推广应用,实现全区种业高质量发展,为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玉米、母牛“两翼齐飞”
9月的孟津大地,平畴沃野粮丰菜鲜、瓜香果甜,一派丰收在即的喜人景象。
在白鹤镇沟口村,一穗穗金灿灿的玉米在农田里尽情享受阳光,农户们一边进行田间管理,一边议论着今年玉米的长势。“手握良种良法,农民种粮就能增产增收。”种植大户王新强介绍,“今年,村里统一订购的都是‘中科玉505’‘农禾518’‘郑单958’这些门市上的优良种子,高产大棒,抗性好,尤其是能抗倒伏。”粮食的持续增产,良种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孟津区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已超过97%,对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和保障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作为河南省养牛大县(区),近年来,孟津区在畜禽良种利用方面也迈入了飞速发展的跑道。该区积极宣传落实上级财政扶持政策,鼓励指导农户引进良种母牛,提升牛群品质。使用良种肉牛、奶牛育种胚胎,分别按照每类不高于3000元、500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大力倡导建设高产奶牛核心群选育,提高优质后备母牛犊的产出率,对繁育符合条件的规模奶牛场,按照每头不高于80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加快推进畜牧业引种、育种相结合及育、繁、推、改体制机制创新步伐。
30%经费用于科研
“要进一步做好种子产业,做优品牌、做精质量,就要从品种和选种上下功夫,实现产业的提档升级。”位于孟津区送庄镇的洛阳市农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朱忠厚说。
在农发科技分子育种实验室里,经过研磨处理的叶片样品在离心机中高速运转3分钟后,由工作人员吸取清液,DNA信息便提取完成。近几年来,在这里培育出的西瓜、甜瓜、瓜类嫁接砧木等新品种和配套栽培技术已在河南省内外累计应用372.36万亩以上,净增经济效益超过156亿元。该公司育成的“华晶”系列小果型西瓜比传统主栽品种亩产量增加了328公斤,新增利润为25.22亿元,全国累计推广54.06万亩,占全国同类型西瓜品种种植面积的22.1%,该项科研成果于2019年荣获“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朱忠厚表示,公司每年将销售收入的30%用于科研,持续开展良种培育的关键技术攻关,着力破解现代种业“卡脖子”问题,优化优势特色种子品种结构,为种业振兴提供科技支撑。
科技兴农,良种先行。当前,孟津区积极引导制种企业采取委托育种、合作育种、成果转让等方式,开展科研育种、亲本扩繁等工作,同时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科技合作交流,不断引进科研高端人才,帮助企业开展育种技术创新,提升企业科技研发能力。
企业带动农户
在洛阳市2022年高素质农民创业创新大赛上,来自孟津区的洛阳千卉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郭红云获得大赛二等奖。该奖项是对企业在农业科技创新、试验示范、成果转化等方面工作的高度肯定。
洛阳千卉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鲜切花种植基地位于孟津区朝阳镇石沟村,基地于2016年开始建设,目前花卉种植面积发展到416亩,约有幼苗和成品苗130万株。其中,培育有“姚黄”“魏紫”“春柳”等名贵切花牡丹品种600多个,“夏威夷珊瑚”“落日珊瑚”等进口高端切花芍药品种18个。多年来,该企业坚持引进培植高产、优质、抗逆、观赏价值高的花卉苗木新品种,有力推动花卉产业良种化进程,成功选育出的“花王”“岛锦”“黄冠”等诸多品种,深受国内外消费者喜爱。
近年来,孟津区按照“建基地、引龙头、调结构、育品牌、增效益”的思路,持续在研发、繁育、生产、加工、销售等关键环节上培育龙头企业。同时,鼓励制种企业创新土地流转方式,构建“制种企业+育种大户+专业合作组织+农民”等长期合作链条,稳定制种企业品种选育基地。加强良种繁育基地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低温种子库、检测实验室、品种测试点等田间工程,引进实验室分析设备、农机具等,提高良种生产和供应能力。
深入实施现代种业振兴行动,为孟津区持续推进种业高质量发展带来重大机遇。孟津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全面落实中央关于种业振兴的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相关工作要求,聚力打造研发繁育、种植加工、流通服务等于一体的现代种业全产业链,在扛稳粮食安全重任中将“种子底牌”打造成“金字招牌”,以种业振兴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少量资源属于网络共享,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电话:010-83155437 邮箱:foodindustry100@126.com
- 上一篇:开鲁红干椒“异军突起”
- 下一篇:郑州商品交易所促农民增收
- 关注
- 产经
- 案例
- 人物
- 内幕
- 文化
-
>
【人物】疫情之下,中国
2020年新年伊始,一场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发的肺炎疫情席卷而来,居家隔离、道路封锁、复工延迟、航线停飞等,不仅影响到个人的生活...
-
>
【人物】抗疫期间,如何
2020年的春节,注定是会让国人永远记住的。因为一场暴发于武汉、被命名为2019-nCoV的病毒(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迅速席卷整个中...
-
>
【人物】“黄门宴”诠释
在美食界,提到黄珂,绝对算得上是个传奇人物,因他在家中常年摆“黄门宴”而闻名于京城。他的故事被国内外众多媒体报道,比如英国...
-
>
【人物】用观点引领时代
记者“认识”曹保印是因为在2007年读他的《月子:一位父亲的札记》一书。在书中,他记录了女儿天天在月子里的故事,其中也有很大一部...
-
>
【人物】新时代,新药膳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追求丰富的物质生活的同时,对健康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养生保健也成为了热门话题。怎样才能从日常的膳...
-
>
【内幕】为你揭开“速生
从“速生鸡”到“猪肉钩虫”,从“问题草莓”到“无籽葡萄”,农产品质量安全谣言一次又一次地冲击着人们的神经。谣言不仅引发了消费者恐慌,由此...
-
>
【内幕】北京饭店的故事
这是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1986年7月,为解决大量外来人口来京“吃饭难”的问题,北京市委和北京饭店在台基厂大街路北口合办了一间对外餐厅,当时我...
-
>
【内幕】喝“千滚水”一
喝“千滚水”会亚硝酸盐中毒几乎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常识”。然而,这个“常识”却被列为“2019年食品安全与健康流言榜”上的第一条流言。科学真...
-
>
【内幕】代餐产品到底是
“代餐”成为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假日长胖后减肥的“希望”。代餐产品多以代餐粉、代餐奶昔、代餐粥等形式销售。在某电商平台,记者搜索到代餐产品...
-
>
【内幕】验明西四包子铺
继去年华天二友居肉饼店就“西四包子铺”品牌归属向网红“西四包子铺”提出质疑并开始维权后,记者近期发现,北京餐饮市场上的“西四包子铺”门店...
-
>
【品味】《你不懂葡萄酒
编者按 日本一流侍酒师,教你喝懂葡萄酒。葡萄酒控必读经典!有料、有趣、还有范儿的葡萄酒知识。本书文字理性、专注又不失风趣,穿插世界知名侍酒...
-
>
【品味】《人人都需要了
编者按 21世纪是高科技时代,在未来,医学也将步入精准医疗时代。在新的医疗时代,我们将充分利用高新医疗技术来定制治疗护理方法,以前所未有的方...
-
>
【品味】《人生十二法则
编者按 面对十有八九不如意的人生,我们真正需要的,不是虚伪的励志、空洞的安慰,而是严父近乎残酷的苛责教诲,唯有了解规则、真知、历史与前沿科...
-
>
【品味】《不要因为走得
编者按 这是一本从纪录片出发的哲学书,他纪录着小人物们构成的历史。又是一本用影像去抵达的启示录,他思考的是如何用影像认识世界。从民生出发,...
-
>
【品味】《AI的25种可能》
编者按 一本书,25个全球最伟大的头脑,洞见6万亿美元AI市场的机遇与风险,政府、企业、个人预判AI趋势的重要依据。 基本信息 书名:《AI的25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