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加快数字中国建设
- 发布时间:2023-08-09
- 阅读量:
- 作者:陈之秀
- 来源:食品界
- 责任编辑:食品界
- 分享到:
随着商用步伐的快速前进,我们已来到了数字化转型的门前。最近,著名科技作家、北京华夏工联网智能技术研究院院长王喜文在京做了《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加快数字中国建设》的专题报告,详细介绍了数字经济的发展历程、数字经济的新定义,并围绕新基建等重点领域,从5G、新一代通信技术、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多个角度进行剖析,讲解了数字经济的技术支持,运用大量的事例和翔实的数据展示了数字中国的应用场景。记者就“数字经济”这个话题,对他进行了专访。
数字经济的新定义
“通俗来讲,数字经济是指以网络为载体,以数字化的知识与信息为生产要素,以智能制造为动能,以大数据在线模式为物联平台,以分享经济为方向的经济模式。”王喜文介绍,1995年,美国唐·塔普斯科特《数字经济》提出:从字面上看,数字经济就是基于数字技术的经济,而数字技术的发展往往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相辅相成,所以很多时候数字经济也常被称作互联网经济或网络经济。2013年,德国《工业4.0实施建议》提出:数字经济还包含数字技术与各项实际产业的结合。特别是德国推动的“工业4.0”。2016年,中国《G20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提出:数字经济是指以使用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
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
王喜文认为,可从以下三方面看数字经济的到来:(一)从构成上看数字经济。也就是数字产业化、数字经济、产业化数字。数字化产业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基础产业。比如,集成电路、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互联网产业(电子商务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等。二是先导产业。比如,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网络和信息安全产业等。产业数字化包括:在制造业、服务业、农业、能源等领域构筑数字化应用体系。(二)数字经济的展现。利用云计算、物联网、5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大数据的采集、整理、存储、挖掘、共享、分析、反馈、应用为核心,向融合型经济、创造型经济、APP经济,最终转化为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三)数字经济驱动经济增长的三大基本作用。一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以信息流带动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物资流,减少了信息流动障碍,加速了资源要素流动,提高了供需匹配效率,促进资源配置优化,为推动创新发展、优化经济结构发挥积极作用。二是培育新市场和产业新增长点。数字经济领域不断孕育出新模式新业态,成为激发创新创业的重要驱动力量,促进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柔性化、网络化、个性化生产将成为制造模式的新趋势,全球化、服务化、平台化将成为产业组织的新方式。三是推动实现包容性增长和可持续增长。数字经济有助于提高连接水平,降低要素流动障碍,推动实现经济与社会、物质与精神、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同时,数字经济降低了经济主体参与经济活动的壁垒,从而为落后地区、低收入人群创造了更多经济机会,共享发展成果,有减少发展不平衡。
“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主要目标
王喜文表示,“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是:数据要素市场体系初步建立、产业数字化转型迈上新台阶、数字产业化水平显著提升、数字经济治理体系更加完善、数字化公共服务更加普惠均等。同时,也有八项重点任务:一是优化升级数字基础设施;二是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作用;三是大力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四是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五是持续提升公共服务数字化水平;六是健全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七是着力强化数字经济安全体系;八是有效拓展,数字经济国际合作。
王喜文进一步解释称,具体措施主要是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加大对数字经济薄弱环节的投入,突破制约数字经济发展的短板与瓶颈,建立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拓展多元投融资渠道,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鼓励引导社会资本设立市场化运作的数字经济细分领域基金;支持符合条件的数字经济企业进入多层次资本市场进行融资;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产品和服务,加大对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支持力度;加强对各类资金的统筹引导,提升投资质量和效益。
王喜文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2023年‘两会’指出,要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风口,加快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做好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不断丰富和拓展新的应用场景,勇于开辟新领域、制胜新赛道。数字经济已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围绕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重点推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融合创新,加快不同类型产业的数字化转型。”
数字经济的技术支撑
“新基建是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建设。”王喜文说,2020年、2025 年和2030 年,5G 将分别带动1.2 万亿、6.3 万亿和10.6 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4%。按照2020 年5G 正式商用算起,预计当年带动约4840 亿元的直接产出,2025 年、2030 年将分别增长到3.3 万亿、6.3 万亿元,十年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9%。
王喜文还特别强调了新基建的战略意义:从长期来看,瞄准工业4.0,推动产业结构高端化和产业体系现代化;在中期,布局“十四五”,为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打下基础;在短期,刺激经济复苏,应对新冠疫情对经济的影响。
数字中国的农业应用场景
王喜文介绍,数字中国的应用场景比较广泛。比如,数字产业化。包括智能软硬件、智能机器人、智能运载工具、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物联网基础器件、智能终端。 产业数字化。包括农业数字化、物流数字化、能源数字化和工业数字化,并重点介绍了农业数字化。
他说:“要建立天-空-地一体化的智能农业信息遥感监测网络,重点监测土壤、天气气候、生长和病虫害/传染病数据。运用人工智能软件,建设智能传感与控制系统、智能化农业装备和农机田间作业自主系统,并通过农业大数据智能决策分析系统,开展适宜区规划、产量预测、长势监测和病虫害/传染病防治。”
具体到智能养殖方面,王喜文建议,改变传统养殖模式,采用自动化喂养装置,按需喂养,达到营养均衡的作用;通过摄像头等装置实时监测,预测发情期,提升产仔率;通过耳标等设备,用技术分析畜禽的行为轨迹,实现精准管理;通过传感器监测温度和湿度,控制光照强度、氨浓度等健康环境替代药物。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少量资源属于网络共享,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电话:010-83155437 邮箱:foodindustry100@126.com
- 关注
- 产经
- 案例
- 人物
- 内幕
- 文化
-
>
【人物】疫情之下,中国
2020年新年伊始,一场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发的肺炎疫情席卷而来,居家隔离、道路封锁、复工延迟、航线停飞等,不仅影响到个人的生活...
-
>
【人物】抗疫期间,如何
2020年的春节,注定是会让国人永远记住的。因为一场暴发于武汉、被命名为2019-nCoV的病毒(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迅速席卷整个中...
-
>
【人物】“黄门宴”诠释
在美食界,提到黄珂,绝对算得上是个传奇人物,因他在家中常年摆“黄门宴”而闻名于京城。他的故事被国内外众多媒体报道,比如英国...
-
>
【人物】用观点引领时代
记者“认识”曹保印是因为在2007年读他的《月子:一位父亲的札记》一书。在书中,他记录了女儿天天在月子里的故事,其中也有很大一部...
-
>
【人物】新时代,新药膳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追求丰富的物质生活的同时,对健康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养生保健也成为了热门话题。怎样才能从日常的膳...
-
>
【内幕】为你揭开“速生
从“速生鸡”到“猪肉钩虫”,从“问题草莓”到“无籽葡萄”,农产品质量安全谣言一次又一次地冲击着人们的神经。谣言不仅引发了消费者恐慌,由此...
-
>
【内幕】北京饭店的故事
这是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1986年7月,为解决大量外来人口来京“吃饭难”的问题,北京市委和北京饭店在台基厂大街路北口合办了一间对外餐厅,当时我...
-
>
【内幕】喝“千滚水”一
喝“千滚水”会亚硝酸盐中毒几乎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常识”。然而,这个“常识”却被列为“2019年食品安全与健康流言榜”上的第一条流言。科学真...
-
>
【内幕】代餐产品到底是
“代餐”成为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假日长胖后减肥的“希望”。代餐产品多以代餐粉、代餐奶昔、代餐粥等形式销售。在某电商平台,记者搜索到代餐产品...
-
>
【内幕】验明西四包子铺
继去年华天二友居肉饼店就“西四包子铺”品牌归属向网红“西四包子铺”提出质疑并开始维权后,记者近期发现,北京餐饮市场上的“西四包子铺”门店...
-
>
【品味】《你不懂葡萄酒
编者按 日本一流侍酒师,教你喝懂葡萄酒。葡萄酒控必读经典!有料、有趣、还有范儿的葡萄酒知识。本书文字理性、专注又不失风趣,穿插世界知名侍酒...
-
>
【品味】《人人都需要了
编者按 21世纪是高科技时代,在未来,医学也将步入精准医疗时代。在新的医疗时代,我们将充分利用高新医疗技术来定制治疗护理方法,以前所未有的方...
-
>
【品味】《人生十二法则
编者按 面对十有八九不如意的人生,我们真正需要的,不是虚伪的励志、空洞的安慰,而是严父近乎残酷的苛责教诲,唯有了解规则、真知、历史与前沿科...
-
>
【品味】《不要因为走得
编者按 这是一本从纪录片出发的哲学书,他纪录着小人物们构成的历史。又是一本用影像去抵达的启示录,他思考的是如何用影像认识世界。从民生出发,...
-
>
【品味】《AI的25种可能》
编者按 一本书,25个全球最伟大的头脑,洞见6万亿美元AI市场的机遇与风险,政府、企业、个人预判AI趋势的重要依据。 基本信息 书名:《AI的25种可能》...